跨越2000多年岁月,用身体书写思想的美学实践,让孔子不再是典籍中的概念。9月20日、21日,舞剧《孔子》将亮相上海云间剧院。
《孔子》
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民族舞剧《孔子》2013年首演,亮相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、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等,深受好评。精彩舞段让不少年轻观众N刷。
《孔子》分为问道、乱世、绝粮、大同、仁殇、乐六个篇章,以恢弘场面展现孔子周游列国的传奇。孔子推行礼制仁政,却屡屡遭拒。宫廷争斗累及他被迫奔亡。在危困绝粮的风雪之中,孔子仿佛见到理想的大同世界,而现实依旧是百姓流离失所,这是不断碰壁的旅程,是完成梦想的不归途,是求“仁”而不得的坎坷路。
剧中,“玉人舞”“幽兰操”“采薇舞”等串联起孔子参政进谏、周游列国、危困绝粮、弦歌幽兰、晚年归鲁、修改《诗经》、撰写《春秋》等故事,探寻其内心“仁、礼”思想。“执羽舞”中,舞者执羽执籥,将周代雅乐“八佾舞于庭”的礼制具象化。“采薇舞”中,舞者以“杨柳依依”柔婉身段勾勒出《诗经》的意境,水袖轻扬间完成从雅乐到民间乐舞的时空转场。当“幽兰操”男低音吟唱响起,孔子与弟子们振袖而舞的磅礴气势,将“仁者爱人”的哲思化作力透舞台的视觉冲击。
《孔子》
为呈现古典韵味大福证券,《孔子》作曲张渠将不同音色和视听感受的民族乐器融入其中。编钟、编磬、古琴、梆子、排鼓、笛子、古筝、箫带领观众置身春秋时期的“金声玉振”。设计者选取春秋时期最具特色的宽衣博带,借鉴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服饰元素,大胆在戏服中融入现代色彩。“茶色”的质朴、“灰色”的中庸、“黄色”的明思、“粉色”的浪漫,既华美又具古典意蕴。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